人才培养 »

 
您的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中职硕士研究生
中职硕士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为宽厚的职业教育理论、较强的职业学校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一定创新精神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教学、管理和研发人员。

基本标准如下:

(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能正确理解坚决并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熟悉并能自觉执行、维护国家有关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中国国情和教育实践,对职业教育与培训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了解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和最新成果,熟悉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教学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能较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与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三)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四)身心健康。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二至四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课程学习采用脱产学习的方式,集中脱产在校学习一年,修满学分。第二阶段在职研修,撰写论文。论文撰写期间应有累计不少于2个月时间到校,在导师指导下从事论文写作。

三、研究方向

1.         职业技术教育原理

2.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

3.         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4.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5.         职业培训与就业

6.         生涯教育与咨询

7.         职业院校校长与教师专业发展

8.         职业院校德育研究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总学分应不少于32学分)

1、学分要求

学员应修总学分至少为32分,且分项学分不低于以下要求方可进入硕士论文答辩程序。

学位公共课至少应修满12学分;学位必修课应修满14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应修满6学分。

2、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时间

任课教师

学位公共课程(必修)

马克思主义理论                  

3

第二学期

曹景文,陈君

外语                            

3

第一学期

苏俊玲

教育技术学                      

3

第一学期

章伟民

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

3

第二学期

付雪凌

专业必修课程(必修)

职业技术教育原理

3

第一学期

付雪凌

职业技术教育前沿讲座

2

第二学期

匡瑛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3

第二学期

徐国庆

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3

第一学期

石伟平

教育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2

第二学期

陆素菊

专业英语

1

第一学期

石伟平

专业选修课程(选修)

比较高等职业教育

2

第二学期

匡瑛

高等职业教育专题研究

2

第一学期

匡瑛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技术

2

第一学期

徐国庆

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与评价

2

第二学期

叶肇芳

教育名著导读

3

第一学期

刘德恩

培训理论与技术

2

第一学期

陆素菊

生涯指导理论与方法

2

第一学期

刘德恩

职业院校德育研究

2

第二学期

匡瑛

劳动经济学

1

第二学期

陆素菊

 

3、实践与科研训练

1)学员需参加教育研究型实践。实践活动在学员原单位进行,学员实践结束时,应提交一份实践总结及相关的评价。

2)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至少1篇(申请人排名第一)

五、学习要求与考核方式

1、学习要求

专业课程学习以“课堂讲授”、“专题研讨”、“案例教学”为主。利用在职学生已有的教育实践经验,注重专业理论学习、科研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联系。聘请教育实际工作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2、考核方式

不同课程可选取不同类型的考核方式,每种类型均采用综合考核的方法。

1)文献综述与讨论发言的综合

2)课程论文与讨论发言的综合

3)科研设计与研究报告的综合

六、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

学员应在学位论文指导小组及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的规定,进行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形成开题报告),并独立完成整个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密切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本职工作,对职业学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论文要有理论、有实际,形式不限,但应立足职业教育前沿,在立意上具有创造性,在操作上具有可行性。

学员从事学位论文工作的实际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半,学位论文工作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答辩等环节必须在校完成。学员的整个论文工作情况必须接受中期检查和答辩前的双盲检查。双盲检察通过者方能进行答辩。

论文答辩,要求学位论文的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校外职业教育实践一线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学位授予,课程考试合格和论文通过答辩者,经审批,可授予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