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最新动态

第四届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论坛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 2024-06-29   浏览次数 25

2024629日,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以“职业教育教材管理体系建设与教材形态创新”为主题,在华东师大普陀校区科学会堂举办第四届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管理政策研究论坛。

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刘宏杰,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处长马建超,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启立,教育部教材局课程教材规划处副处长、一级调研员陈亚伟,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名誉会长、上海市职业教育教材审核评价专家委员会主任马树超,国家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石伟平,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新,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教学教材处处长刘义国,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职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徐晔,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匡瑛出席论坛。来自省级教科研机构、高校、职业院校、企业、出版社、学生代表200余人参会。论坛开幕式由国家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徐国庆主持。

刘宏杰指出,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国家教材工作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基地成立五年来,立足国家重大需求,为我国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教材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未来,期待基地念好“研、聚、跟、宣”的“四字诀”:一是,希望基地对职教教材的学理问题、素材选择、方式呈现、开发思路、编写规则等基本问题和重要环节,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进行充分的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希望基地通过机制搭建、平台提供、项目参与、课题研究、交流研讨,培养、发现和汇聚更多高水平人才,共同参与教材研究、开发、评价等工作,成为推动教材“更好落地实施”、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中坚力量。三是,希望基地做好教材使用的常态化跟踪监测,设立关键观测点,加强对教材使用情况的比较分析与实践检验,推动教材在多方监测、多点检验中不断完善。四是,希望基地加强对教材建设相关工作的宣传,增进社会对教材工作的了解、理解、信任与支持,为教材建设创造良好氛围。马建超指出,华东师大职教教材基地为上海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市教委将继续深化与基地在教材研究、教材开发、教材实验与推广、教材出版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上海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管理事业的发展。雷启立在致辞中表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华东师大将继续把坚定追求卓越作为内生动力,把引领育人创新作为使命,全力支持保障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与发展,持续助力全国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

msc.jpg

swp.jpg

上午场的专家报告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主持。张新在报告《教材编写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政治性问题》中指出,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政治审议,是非常重要、十分必要的环节,其不仅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建议在编写各种各类教材过程中,要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清醒的政治意识。

8.jpg

刘义国在报告《中国职业教育数字教材新政策新举措》中对国家数字教材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探索进行了介绍,从把好意识形态关、基于国家教学标准规范编写教材、研编一体、健全教材反馈更新机制、加快数字教材相关制度建设、探寻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规律和推进数字教材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

9.jpg

徐国庆在报告《“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战略研究”课题报告》中对项目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介绍,并提出将基于相关研究内容,面向教材理论研究者、职业院校教师、管理人员、职业教育教材出版机构人员等征集选题,共同深入开展研究。

10.jpg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张建荣教授在报告《面向智能化转型的职业教育教材开发》中结合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具体案例,提出智能化转型背景下产教融合系列教材选题及编写原则,并就如何创新和拓展教材形态、组建教材开发团队进行了介绍。

11.jpg


下午场的专家报告由国家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孙玫璐、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郑杰主持。

12.jpg

13.jpg


徐晔在报告《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管理》中指出,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管理既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的政策要求,也是提升职业院校专业课教材质量的现实需要。她归纳了高质量职业院校专业课教材的特点以及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专业课教材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完善教材管理体制机制、优化规划教材制度、强化教材开发的组织和指导、建立完善教材监测反馈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管理。

14.jpg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吴慧媛在报告《育人为本、技术引领、系统构建新时代教材建设与管理体系》中介绍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举措,并分享了构建三层贯通课程思政体系、推动专业(群)与教材建设布局联动、助力教材内容形式不断创新、推动课程教材双向赋能等职业院校层面助推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15.jpg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高教与职教分社副社长李琴在报告《大数据与生成式AI背景下数智教材建设路径与策略》中,以芸简数智教材云平台为例,阐述了大数据与生成式AI背景下数智教材建设的路径与策略。在分析“为什么做数字教材”、“数字教材是什么”、“有哪些优势特征”的基础上,分享了华东师大出版社在构建数字教材生态圈方面的探索实践,并介绍了数智教材出版流程与数智教材启航计划。

16.jpg

重庆市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吕红在报告《重庆市职业院校教材管理机制创新与数字教材建设探索》中介绍了重庆市高职院校“五金五讲”研讨活动,以及重庆市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相关案例,分析了职业教育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质教材建设标准和数字教材建设逻辑等。

17.jpg

淄博职业学院副校长毕思勇在报告《如何编写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中,以自己主编《市场营销》六版教材的经历为例,将编写高质量职教教材的关键点概括为融入思政元素、及时更新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理论案例实训并重等。

18、.jpg

广东营销学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杨群祥在报告《建设高质量国家级规划教材的体会》中指出,教材建设要夯实立德树人,牢牢把握新时代教材建设新要求;树立学材理念,主动适应教学改革;躬身入局实践,掌握和积累行业企业第一手素材等。

19.jpg

在专家点评与总结环节,曾天山给予论坛“设计科学、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思想激荡”的高度评价,并建议新时代教材建设要“纸数并重、功能互补”,为教育强国提供坚实支撑。石伟平表示,主旨报告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建设要关注编写队伍、教材评价机制、“五金”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匹配以及产业发展、技术升级给教材带来的变化。马树超表示,主旨报告具有很好的引领性、代表性、多样性,分别从不同地区、不同角色和不同层面提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观点,覆盖国家教材建设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现全面加强新时代教材建设和管理的时代要求。徐国庆在论坛总结中表示,感谢大家对本次论坛的关注和支持,倡议未来进一步加强教材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共同致力于中国教材学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