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最新动态

精彩回顾: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研究生学术沙龙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 2018-11-28   浏览次数 510

20181127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举办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热点研究”为主题的研究生学术沙龙。此次学术沙龙得到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是“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的本土探索与国际前瞻——基于两个‘国内第一’专业的学术积淀与文化传承”项目的成果之一。

本次学术沙龙由职成所办公室主任徐峰老师主持,30余位职成所硕、博研究生积极报名参加此次学术沙龙。首先,徐峰老师从基本定位、主题内容、开展方式对此次学术沙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接下来,由各位特邀嘉宾分别发表其研究成果。

 

博士研究生李政作了题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及其培养——以服务业为例”的报告,他使用扎根理论对服务业的一线技能专家工作过程的出声思维报告进行三级编码和分析,得到了服务业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他认为这个知识结构包括原理性技术知识、工艺技术知识、判断决策知识、技艺知识、生产情境知识、软硬件操作知识、职业伦理规范知识、相关岗位基本知识。且这些知识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组织在一起,呈现出特定的组织关系。为培养具有这一知识结构的技能人才,宏观层面应建立纵横融通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与层级化的职教专业教学标准,中观层面应探索产业变革背景下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方案,微观层面要在课程、教学与教师层面处理好三个关系。

 

博士研究生瞿连贵作了题为“服务云南发展的职业教育:困境与策略”的报告,他指出云南是边疆、少数民族和贫困人口集中的省份,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面对一带一路建设和云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云南职业教育面临新的发展前景。然而,云南职业教育存在规模上的供需失配、培养过程与人才成长规律的失衡、院校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失衡等问题。为此,立足并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实施职业教育走出去是云南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立足点。而以云南及周边地区发展为宗旨,实施跨区域职业教育规划,完善区域化的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动态调整、优化职业教育供给将是云南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硕士研究生井文作了主题为“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目标的演变:检视与反思”的报告,她基于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时期,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国民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提升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议题。而职业教育目标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和职业教育实践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同样引起重视。基于此,她首先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职业教育目标进行梳理与归纳,主要经历了由培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再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转变。与此同时,她认为职业教育目标的设置、理念、价值选择、内容构建、人才培养等也因时代的发展而发生重大转向。她提出定位职业教育目标,应正确把握和坚持其传统性与时代性、国际化与本土化、社会性与个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和谐统一,从而为我国教育发展与国家建设提供科学的方向指导。

 

硕士研究生程豪作了主题为“积极老龄化视角下上海市老年大学学员学习动机研究”的报告,他以上海市老年大学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其学习动机进行研究。他发现上海市老年大学学员的学习动机较强,且其强弱由大到小依次为兴趣所在、获取新知、外界支持、社会交际、生活方式、自我实现和重塑理想;学习动机中的生活方式在年龄及健康层面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学习动机的总体维度及具体维度在性别、学历与生活水平层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为此,他提出通过理念传播与政策驱动来提升老年学习在老年健康中的意义与价值,通过统筹与兼顾养老和社会参与来明晰社会参与在积极养老中的地位,通过外界支持与内在品质的链接为老年人进入老年大学学习提供保障,从而满足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

 

在四位特邀嘉宾分享了其各自的研究之后,进入到自由提问和讨论环节。在座的硕、博士研究生纷纷围绕成人教育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中的方法运用、选题价值、研究目的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随后,徐峰老师对此次学术沙龙的顺利开展表示祝贺,并为四位发表演讲的硕、博研究生颁发证书和奖品。

 

学术沙龙,是学术活动的重要形式。此次学术沙龙为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硕、博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充分展示了我所硕、博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