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1点,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举行了2018年校庆学术报告。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与成人教育学专业分别于文科大楼613和607开展报告会。
分会场一: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报告会由陆素菊老师主持,并由石伟平老师、徐国庆老师、陆素菊老师以及周瑛仪老师主讲。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以及职成所的多位老师、硕博士生都纷纷前来聆听交流。
石伟平老师做了题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深化改革需要优化制度环境》的报告。他从制度设计的层面,解读“十九大”报告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从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完善的一体化设计、产教融合与区域规划的内在逻辑关系、绩效工资制度对校企合作重要意义、现代学徒制的有效推进等四个层面阐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深化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
徐国庆老师的报告主题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动态》。他根据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主要探讨了关于该研究领域的四个关键问题:一是以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为抓手深化能力本位的教学改革,二是研究并落实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是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四是通过教学评价科学化提升教学质量。他通过对一些相关概念的深入辨析,反思当前国家职教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过程,提出了关于该领域亟待思考和解决的很多问题,为这一领域的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陆素菊老师以《日本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的内在逻辑与制度建构——基于学校案例的调研》为主题,结合近期在日本学校调研的经验案例,分享了她近期的研究动态。她深入浅出,围绕人才培育的基本问题,从日本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机构的实践,深入考察其变化与现状,以获得解决我国问题的启示。
周瑛仪老师报告的主题是《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参与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教育企业资质认证标准及特征分析》,她从德国双元制出发,探讨校企合作培养学徒的模式下,企业应该具备的资质以及该类企业的特征,以寻求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借鉴之道。
本次报告会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四位老师都从不同视角、层面出发,放眼全球,扎根本土,具有前瞻性。报告结束后现场的听众反响剧烈,踊跃提问,与老师们做了积极的现场交流。
分会场二:成人教育学专业
成人教育学专业此次报告会由孙玫璐老师、张永老师、朱敏老师和马丽华老师主讲,他们分别以《社会教化的理想与现实》、《家校社合作的解构与重构:基于实践共同体的视角》、《国家资历框架的理念和实践》、《社会结构变革下日本社会教育政策价值研究》为主题做了报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专业的多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他们一同就成人教育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与探讨。
首先,孙玫璐老师从明清人物的戏曲形象出发,讨论了“社会教化的理想与现实”,重点关注教化之路实景、教化歧路的解决等问题,同学们就《琵琶记》等生动的戏曲案例进行了积极地思考与讨论。
接着,张永老师以实践共同体的视角探讨了当代社会中的家校社合作教育,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分别提出如何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多方参与、共同合作以推动社区教育发展,建立学习型社区。
然后,朱敏老师通过研究国内外资格框架的理念和实践,对全球资格框架类型、概念、基本目的和发展潮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最后,马丽华老师以日本社会结构变革为背景,分析了社会教育政策的价值,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同学们就戏曲教化的发展路径、我国资格框架的构建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老师们的分享、同学们的提问和师生们的探讨,大家对这些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次学术报告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对专业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大家对成人教育学的发展也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