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4日下午,我所所长石伟平终身教授报告会在校逸夫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报告会的主题是“西方近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及启示”,报告会由浙江大学教育学系系主任吴雪萍教授点评。
石伟平教授首先从西方国家和中国本土两个视角列举了当前普遍存在的“现代学徒制”现象,以此引出问题:现代学徒制为什么如此重要。石伟平教授认为:现代学徒制不仅是践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途径”,也是破解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这一难题的“最佳途径”,更是完善企业用工制度、学习型企业的“最佳途径”。紧接着,石伟平教授从现代学徒制的产生、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层面介绍了西方现代学徒制的演变过程。据此,他对西方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做了如下概括和总结:欧洲学徒制采用国家战略层面的制度管理、多元参与的利益相关者机制、以企业为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具有以学徒为主的双重身份、制度具有统一规范的教育培训标准、与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相融通。石伟平教授指出,现代学徒制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它能提供高质量的劳动者并有效保障青年就业;此外,现代学徒制体现了劳动力市场的真实需求,为全民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机会。因此,现代学徒制在西方会受到如此青睐。最后,石伟平教授从西方现代学徒制的启示与思考提出几点问题,并做了独到的见解和深层次的阐释。
报告会结束后,现场观众对石伟平教授精彩的分享和解读致以热烈的掌声并争相举手提问。针对被问及的学业与就业的关系、如何引进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资源和模式、如何评价当前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等问题,石伟平教授一一做了详细的解释和圆满的回答。
最后,吴雪萍教授做总结发言并从多角度对石伟平教授的报告作出点评。她讲到,石伟平教授报告会主题的选择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其采用的国际比较视角研究是全面系统的、走在国际前沿的,这不仅是学科研究的需要,也更有利于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整场报告分析深刻、见解独特、内容丰富、结构完整,不仅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甚至还体现着一种“学术美”,这是值得同学和老师们学习借鉴之处。“既要有批判性思维,更要有建设性意见”是吴雪萍教授对现场观众提出的衷心希望,引发了大家的无限思考。